学院新闻

南艺“四美四育”美育案例(62)|高职学院开展江苏非遗与时尚品牌联合模拟秀场设计美育项目

发布时间:2024-12-05浏览次数:33

【引言】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的融合已然成为了一种趋势,这既符合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现状,也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对我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作为艺术院校学生,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化创新发展路径,是新时代青年学子的重要责任与担当。南京艺术学院高职学院开展江苏非遗与时尚品牌联合模拟秀场设计美育项目,聚焦江苏非遗产品联合知名时尚品牌秀场以及快闪店设计,为江苏非遗传承提供创新路径,旨在从艺术的角度为非遗产业文化传播提供助推力,助力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时尚品牌 传承发展

一、背景情况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然而,在现代社会,这些传统文化面临着传承困境。随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不断的完善,越来越多的青年群体开始关注并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球化发展中。从时代的特性来看,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的融合已然成为了一种趋势。

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丰富多样的传统手工艺、民俗文化和地方戏曲等,体现了深厚的历史积淀与地域特色,展现了江苏人民在艺术创作、生活智慧和社会交往中的独特表达。时尚品牌作为现代消费文化的重要符号,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精湛的工艺水平以及稀缺的资源属性,使其在市场中形成了特殊的消费生态,吸引了众多追求品质与个性的消费者。时尚品牌在文化传播与社会互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全球化语境下文化交流与价值观念碰撞的前沿阵地。

本项目提出将江苏省传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时尚品牌进行联名合作,可以使得江苏非遗文化得以进入更广泛的视野,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和了解江苏传统非遗文化,从而促进江苏非遗的传承和发展,以实现文化传承与市场价值的双赢。  

二、主要做法 

1、提炼元素,寻找契点——资源查找与整合

本项目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江苏非遗进行了大量的背景调研、典籍阅读、元素提取等方面的资源信息整理,确保在各流程开始前完整的了解所探索的非遗方向,并对其形成独到的见解。此外,团队成员前往南京多家时尚品牌门店及特色品牌快闪店,通过品牌门店的整体调性,将查阅的文字资料具像化,为后期进行相关联名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团队还对时尚品牌的背景进行了相关调查,分析其品牌创立风格,找到与非遗文化融合的切入点。团队成员们依据前期调研成果,从研究中提炼出具有文化象征意义的图案、色彩和工艺技巧等元素,成为后续设计的重要基础。


图片6.png

图片7.png

图片8.png 图片9.png


2、走进非遗,感受时尚——实地调研与拍摄

为了深度了解非遗的概况,团队成员实地专访江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请教有关于相关非遗项目的核心特征。在此过程中,团队成员与非遗传承人进行深入的交流,了解各种非遗项目的历史背景、制作工艺、文化意义等。通过直接的互动,团队成员不仅能够听到传承人对非遗项目的生动讲述,还能观察到他们在创作过程中的细致入微和对传统技艺的执着,获取更为真实有效的资料,并于探访后进行相关归纳整理。


微信图片_20241205213855.jpg

微信图片_20241205213907.jpg

微信图片_20241205213909.jpg


3、联名创意,重塑经典——方案提出与探讨

团队各小组在前期资料收集的基础上,逐步明确各自的联名项目意向。为更好地展示他们的创意构思和设计理念,各小组将其整合成演示文稿,力求通过视觉化的方式,探讨非遗项目与品牌之间是否会产生全新的化学反应。

团队成员围绕非遗项目的独特性和品牌的市场定位进行深入的探讨,不仅包括非遗项目的文化背景、技艺特点的分析,还结合品牌的核心价值,探索如何在设计中有效融合彼此。在探讨过程中,指导老师始终向团队强调设计方案对非遗文化的尊重与保护,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成员们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独到见解,不断拓展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的新思路和新角度。最终,成员们逐渐完成了既能体现非遗文化精髓,又符合现代消费者需求的设计方案,形成了“Kappa x苏派盆景”“MIUMIU x苏州缂丝”“梵克雅宝x景泰蓝图样”“爱马仕x南通板鹞”等联名方案。


图片10.png

图片11.png

图片12.png

图片13.png


4、深入设计,成果导向——完善方案与产出

在确定相关主题方案后,各小组开始根据方案完成快闪店、联名秀场的商业空间设计以及周边文创产品设计。

各小组围绕快闪店的设计风格进行深入研究,力图找到一个既能吸引顾客眼球,同时也能在有限的空间内有效展示品牌与非遗文化的结合的动线,创作出多种视觉效果图。他们考虑到顾客的流动性和体验感,设计了开放式的展示区域,结合互动元素,让顾客在参与中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此外,在设计时,考虑到快闪店的氛围营造,运用灯光、音响等多种手段,创造出沉浸式的购物环境,使顾客在这里不仅能购物,更能体验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图片14.png

图片16.png

图片17.png


文创产品不仅是品牌延伸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非遗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周边文创产品的开发上,各小组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设计,输出了专属的主视觉KV海报。团队成员们围绕非遗技艺,设计了一系列富有创意的文创产品,如手工艺品、家居用品、时尚配饰等。这些产品不仅具有实用性,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旨在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非遗文化。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各小组不断进行完善与调整,确保每个环节都能与主题方案紧密结合,既体现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又符合现代消费者的需求,又展示出艺术之美。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设计出的一系列作品展示了团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后续的实施和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这一深入设计的过程,团队成员们不仅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技能,也加深了对非遗文化的理解与热爱,为未来的设计之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图片18.png

图片19.png

图片20.png

图片21.png


三、经验启示

当下的非遗保护实践,应转换思路、更新理念,从传统的保护方式转向促进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同时,应加强非遗的创新应用与市场转化,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促进非遗再造、重生和“走出去”。


1.挖掘联名合作的契合点

江苏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时尚品牌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契合点。江苏作为文化大省,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苏绣、缂丝织造技艺等,这些技艺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时尚品牌则往往以高品质、高附加值和独特文化内涵为特点,两者在追求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方面有着高度的相似。此外,江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美学上追求极致,并以其精湛的技艺著称,其美学特质与时尚品牌对美的极致追求不谋而合,其技艺也与时尚品牌对手工艺和细节的关注高度一致,这些契合点都为两者的结合提供了基础。通过深入挖掘和把握这些契合点,不仅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还可以为时尚品牌注入新的活力和文化内涵。


2.凸显用户体验的核心地位

江苏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时尚品牌的联合要注重凸显用户体验的核心地位。要将深厚的文化底蕴融入产品,使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同时可以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技艺,根据用户的喜好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从而使用户获得独一无二的产品体验。

通过文化沉浸式的体悟、高品质的产品体验、情感共鸣与社交分享以及提升品牌附加值等方式,不仅可以为用户带来独特的体验和价值,也推动了时尚品牌行业的创新和发展。因此,在创作设计中,无论是快闪店的空间布局,还是秀场的氛围营造,用户体验始终是设计的核心。通过对目标用户的深入研究,团队始终以设计出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空间为首位。


3.实现文化与商业的有机结合

非遗文化的传承与现代商业的结合,为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源泉,这种文化内涵的提升,有助于时尚品牌在国际市场上树立独特的文化标识,能够增强品牌的市场竞争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高端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在设计过程中,团队将非遗元素融入现代产品,既实现了文化的传播,又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这一经验启示我们,在设计中应积极探索文化与商业的交汇点,从而实现双赢。


4. 持续迭代与反馈机制

设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持续的迭代过程不仅提高了设计的质量,也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借助问卷调查、访谈、数据分析等方式,可以了解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和偏好,在社交媒体、电商平台等在线平台收集用户反馈,对反馈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找出用户的真实需求,为联合产品的设计提供市场导向。此外,时刻关注时尚潮流消费市场的最新动态,预测未来市场趋势,为联合产品的迭代升级提供方向,这是一个动态调整、不断优化的过程。为此要通过深入了解非遗文化、精准定位市场需求、创新产品设计以及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等措施,确保联合方案的持续有效和市场竞争力。


5. 激发创新思维的碰撞

未来的设计与实践更加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在江苏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时尚品牌联合方案设计时,激发创新思维的碰撞是至关重要的,这种碰撞不仅能够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还能为时尚品牌带来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市场吸引力。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团队成员们通过集体讨论、头脑风暴等方式,激发了创新思维。邀请非遗传承人、设计师、品牌经理等共同参与其中,能够实现了不同领域之间的知识共享和思维碰撞。这种开放的思维方式不仅促进了创意的产生,也为设计注入了活力,以全新的视角审视非遗文化,提升了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理解和创新能力。